天才一秒记住【思维小说】地址:https://www.swxs.cc
而今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最后一班快车上,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的反超。
但问界能吃的红利,除了通过这一次贺岁档构建的高端影院形象、往后对于消费者议价权更强之外,并不能够一劳永逸地领先。
路宽带着高骏等人趟出的路,很显然会一直被模仿,企图来超越——
从《阿凡达》上映开始,万哒、中影、北平新影联等国内所有院线已经开始了“相对滞后”
的高端影院建设,有样学样。
国内的院线大升级,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。
而这些将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的IMAX大屏和高端影院,也将改变问界嘉禾“卖方市场”
的地位,难以实现在这个贺岁档的疯狂掘金。
无论如何,关于《阿凡达》给国人和电影业带来的震撼已经无需赘述了。
人们几乎是以星期为单位,眼睁睁地看着它的票房从光速破亿,到5亿,10亿,15亿……
《建国大业》是内地影史票房第一次破5亿的影片,《阿凡达》直跳两档破了15亿,留给后来者一个令人绝望的身影。
4月2号,总局组织了一场以“学习《阿凡达》技术革命,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升级”
为主题的高端研讨会。
会议旨在剖析《阿凡达》在3DIMAX技术、视觉特效、工业化流程等方面的突破性成就,探讨中国电影如何借鉴其经验。
研讨会的核心目标有三:
一是推动国内影院硬件升级,加速IMAX和4K影厅建设;
二是引导制片方重视技术创新,培育本土特效团队;
三是制定行业标准,促进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。
问界嘉禾总经理在会上分享了与卡梅隆团队的合作经验,强调“技术为叙事服务”
的理念。
会议最终形成《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白皮书》框架,成为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。
这次牵动行业的会议引起了广泛关注,几十位业内外记者在小西天门口聚集,想要采访一些关键人物。
因为醉心后期和剪辑,很久都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的路宽自然成为了被围堵的对象。
路老板笑道:“大家长话短说,待会儿还得去市里给领导汇报北平电影节的工作。”
《中国电影报》首先获得采访机会:“路导,请问《球状闪电》的首映安排如何?”
路宽颔首:“现在正在准备下个月前往戛纳参展、《球状闪电》全球宣传营销等事宜,关于后者的全球首映,目前暂定会在六月底到七月初的全球暑期档开始的时间,请大家持续关注,我们的线上、线下宣传很快会开始。”
戛纳影展5月12号开幕,加上从这个月开始的营销以及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版权洽谈,怎么看也得到6月了。
何况有《阿凡达》这个大爆款在先,既要借这股东风蹭好科幻流量,又得通过周全的营销手法传递不同的理念。
《中国电影报道》记者:“路导,这几年随着您提出的‘电影工业化’概念的普及,无论是业界还是观众都对此不算陌生了。”
“我想问一下,对于一直在践行这套体系的问界而言,您认为《阿凡达》给中国电影工业化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什么?问界的工业化走到了哪一步?”
路宽略作思考,郑重答道:“《阿凡达》最大的启示在于,工业化不是冰冷的机器流水线,而是以创意为核心,用最顶尖的技术和最严谨的流程,将天才的想象力精准落地的一套协作体系。
它需要强大的项目管理、技术研发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。”
“问界通过前几年的探索,初步搭建了以补天映画为代表的特效体系,以及覆盖前期筹备、拍摄管理到后期制作的标准化流程。
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我们与好莱坞最顶级的工业化体系仍有差距,尤其是在底层技术研发和高端人才的密度上。”
“《球状闪电》对我们而言,是一次比《异域》更极致的工业化压力测试。
我们几乎调动了问界生态内所有的技术资源。
可以说正处在从‘初步建立’到‘成熟应用’的关键爬坡期,而这次与《阿凡达》的正面较量无论结果如何,都将极大地加速我们的学习进程。”
《电影家》记者很关注今天的会议议题:“路导,《阿凡达》的票房奇迹证明了高端视听体验的绝对吸引力。
问界嘉禾凭借超前布局的IMAX厅在这次盛宴中收获颇丰。
但我们也看到,万哒、中影等竞争对手已经宣布了庞大的IMAX建设计划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